第一百零二章 O~O

固有结界科学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芒果小说www.0478f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零二章
  “你们两个,要闹腾就去寝宫外面闹去”姜后不悦的看了眼小玉和子受,怎么感觉前两年还好,这两年自己就跟多养了一对儿女似的,还是人憎狗嫌的那种。
  然后再看了看手边乖巧的趴着的岚,姜后不由得叹了口气,小的还挺乖,但是大的是越来越皮了,再加上一个姬棠,一个玉姝,感觉这商王宫都快成儿童乐园了。
  这几个也不知道是被谁带坏,明明一个个入宫的时候,还挺老实的,也都是贵族家的淑女,就算是小玉,也是在外面行医跑路的,礼仪什么的不敢说周到,至少没什么大的纰漏,但是,这几年是越发的闹腾了。
  “也不知道是谁给带坏的?”姜后有些疲惫的摇摇头,继续趁着阳光好,做着针线活。这年头,哪怕是商王后,也不可能是养尊处优,啥事情不干的,缝补、纺织之类的活计多少都要沾点,尤其是她还是祭祀,还得安排祭礼,赏赐部曲。
  嗯,没错,赏赐部曲,一直到隋,王后或者说皇后都是有自己的势力和部曲的,如果是汉代的话,更是有属于自己的小朝廷,其旨意和君王的区别不是非常的大。
  当然,这也和统治的发展有关,在汉代以及汉代以前,以君王自己的精力、能力和周围能够信任和团结的人才是很难完成国家的治理工作和统治的,各种诸侯王等等也是这样的制度下发展而来的,因为根本不可能直接管理和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继承人和妻子这样的近亲有足够的能力来为自己分摊政务,尤其是在汉代以及汉代以前国君和皇帝时不时还得御驾亲征,出门巡视国土。
  太子年纪较大的还好,还能令太子监国,而太子年龄小,或者需要带出去见识一下天下长什么模样,就必须皇后监国,那么皇后和太子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朝廷,以便父亲和丈夫把大朝廷带出去之后,不至于什么事情都没法做。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唐代,科举制开始出现,再到宋代进一步完善,这就导致了“科举官僚集团”逐步取代家学渊源的“士族集团”再加上相权的被分散等等,才不再需要皇后和太子具有这样的功能。
  因为一代比一代更加膨胀和扩大的官僚机构和幕僚群体,足以分担政务,甚至几乎不需要皇帝本人来过问太多的琐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生产能力进步,导致民间有余力培养读书人,成为数量庞大的脱产官僚。
  再加上国家机构的不断扩大,统治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的税收和粮食产出足以维持这数以百万计算的官吏,从而才能统治如此庞大的土地。
  所以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时候丢弃占据下来的边疆土地,除了因为经济上没有产出和军事上的疲软外,还有确实无法实现有效统治的缘故。
  但是,到了子受这个时代,那种东西就基本上别想太多了,王后都要缝补、纺织的时代,贵族家也没几个闲人,别说什么开启民智了,你就是要培育后世的是诗书传家的门阀世家都是在做梦。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皇权不下乡是在科举官僚集团兴起,士大夫集团开始抬头之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实际上皇权是到乡的,比如说刘邦的职务就是一个例子。
  这倒不是说在此之前,帝国有更强的统治能力,实际上恰恰相反,他们的统治能力更加薄弱,所以,选择将百姓和黔首用法令强行拘束起来,当然,除了统治方便,也有在此之前的时代,乡野的安全性很糟糕的。
  当时的农业生产模式,或者说也是现在商代的生产模式其实是集体生产和庄园经济,比如说子受正在视察的沫都外的各个小邑就是这样的庄园,每一个邑有邑墙,所谓的邑墙大约是2米多高的土墙,由泥土和干燥的茅草混合之后堆砌而成。
  田地就在邑墙外,而在邑墙内,又用篱笆、木墙和更高大的土墙分割成一个个的“闾”也就是类似胡同一样的,两面都是墙,门朝中间开。
  其中,闾右和闾左也是分开的,闾右并不是指闾里面的右侧,而是指坐北朝南,采光更好的一侧,而这一侧往往是武士阶层的宅邸,而在另外一侧,被建筑和墙壁挡住采光,同时又堵住了北面寒风的则是众人(平民)的居所。
  在邑的最里面,就是贵族的宅邸,与其说是宅邸,不如说整个邑都是贵族庄园,在商代的邑字就是上面一个口字代表城市或者被围墙围起来的区域,下面是跪坐的人,看上去也像是一条弯曲的通往城市的道路。
  在这种模式下,不管土地是否是属于农夫自己的,都会被组织起来,早上出去干活,晚上收工回家,并且门口会有专门的人负责记录,在商代的话,则更为彻底,因为贵族要在早上吃完早饭后,鸣钟,召集所有的武士、奴隶和众人,除去留守的妇女和老人,还有一部分的必要的守卫外,集体出门。
  顺着路前往属于大王的王田劳作,然后前往贵族的公田劳作,在完成之后解散,各家武士带上众人去种各自的私田,有田的众人和野人种自己的,无田的奴隶和野人种植主人或者武士的田地,至于说武士和贵族也不会闲着。
  他们需要巡视田地,一方面是监工,一方面也是保护田地不被野兽破坏,这年头,你要是没有带着弓箭的贵族和武士看着,不出一个小时,你地里的玩意儿就能给鸟雀糟蹋得干干净净,遇到野猪什么的更是惨的一批。
  通常在完成上午的工作,也就是说把武士和贵族的公田还有王田耕作得差不多,就差不多是吃午饭的时候。
  嗯,那会中午是不吃饭的,但是也会吃点别的东西,就有农妇或者农家的少女提着汤汤水水过来,有钱的是放了豆子和豆叶的汤,没钱的大概就是真的是清水了,补充一下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吃三餐,那就是收割农忙的时候,哪怕是奴隶都要给分几个黑乎乎的菜团子吃,这倒不是贵族们心疼奴隶,而是他们累倒了没人收割庄稼,损失的可是自己的粮食。
  当天色变黑,无法干农活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收队,带着人返回邑里面,门会上锁,角楼会有人值夜,门口还有人清点数目。
  这不仅仅是方便统计谁没去,谁偷懒了,谁中途跑了,特别是奴隶逃跑,要知道这时候不仅没有监控,四野空旷,真的没人看着的话,奴隶下地去估摸着不出三天就跑完了。
  还因为这年头,到了傍晚的时候,虎豹豺狼都跑出来觅食了,掉队的人很容易就给吃了,所以,发现少人就会敲锣打鼓的带人顺着回来的路去找。
  而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实际上王权或者说皇权都是可以到乡,甚至到村的,因为所有人被监管得宛如监牢里面的犯人,甚至为了维持这种生产模式的基本安全,甚至在乡村里面,还有类似派出所的警卫机构。
  同时,实际上需要的官吏数量也远远小于后面的朝代,因为一个地方的人可能全都是一家的,而家主可能就是当地的封君和诸侯,自然皇权可以下到乡村里面,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出现人为或者自然的杂姓而居的时候,统治的难度就开始直线上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